《题朱邑墓》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朱 邑 墓 宋 /刘 焘 古 木 森 森 覆 墓 亭 ,大 农 祠 在 古 桐 城 。后 来 为 政 应 千 辈 ,能 使 斯 民 独 有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农(dà nóng)的意思:指农民大举耕种,努力生产。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覆墓(fù mù)的意思:覆盖、掩盖事实真相或隐瞒过去的行为。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墓亭(mù t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墓地上建的一个小亭子。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名声或事业的残余。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桐城(tóng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美德和精神风貌。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 注释
- 古木:古老的树木。
森森:茂盛繁密的样子。
覆:覆盖。
墓亭:墓地上的小屋或亭子。
大农祠:纪念农业之神或重要农人的祠堂。
古桐城:历史悠久的桐城。
后来:以后的世代。
为政:执政、管理国家。
应:应当。
千辈:无数代。
使:让。
斯民:这里的人民。
独有情:特别的情感,深厚的联系。
- 翻译
- 古老的树木茂密地覆盖着墓亭,大农祠坐落在古老的桐城。
后世执政者应当会有无数代,能使这里的百姓对他们充满深情厚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木参天、森森覆盖的墓地景象,并点明了墓主人朱邑在世时曾任职于古桐城的大农祠。"后来为政应千辈"表达了作者对朱邑执政能力和影响力的赞赏,而"能使斯民独有情"则强调了朱邑治理之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独具深厚的情感。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逝者的怀念和尊重,以及对其政治才能的肯定。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政绩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