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桥边辍榻来,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
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善权寺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玉带桥边辍榻来”,以玉带桥为引子,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仿佛是踏上了通往幽静禅境的道路。接着,“桧香松暖寺门开”一句,通过桧树和松树的香气,以及寺庙大门的开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心灵的净化之旅即将展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两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饥饿的猿猴隔着山涧窥视着红果,表现出动物世界的求生本能;而老鹤在石阶上啄食紫苔,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两句,对比了世俗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豪客们或许会夸耀自己的诗歌才华超过佛经中的偈语,而高僧则认为镜子并非实体,暗示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最后,“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以及最终在月光下返回的场景。軞车代表了深入探索的精神,黄金界象征着富有价值的智慧和真理,而九斗坛则是修行的圣地。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金萱两树,是姊妹花枝,同根连理。小春至矣。
正梅香岭上,酒香瓮底。设帨良辰,争羡名门御李。
莱衣戏。弄周甲古稀,先后能记。庆象贤竞美。
有令子文孙,兰苕瑜珥。鹊声报喜。
认婺星分野,斗牛宫里。吹到双成,管取玉笙洗耳。
曲终未。顾洪崖、捧觞而起。
滴露研朱,临池洗砚,写来韵本争传。
笑上头夫婿,未渡蓝桥。
除是三生修到,消艳福、能遇神仙。
超出那、尘寰欲海,忍利情天。翩跹。
鹤声嘹亮,环佩响月中,想像婵娟。
疑素娥仙子,尚在人间。
轻把天机宣泄,遂成就、一段因缘。
今宵也,中秋良辰,人月团圆。
不尽凄凉,那一片、太原焦土。
曾眼见、疆臣完节,藩臣囚虏。
远别山河汾水雁,空谈风月王家麈。
问人间、何地是桃源,归来赋。鼙鼓急,淋铃雨。
禅让诏,民权主。望燕云深处,觚棱如故。
落日宫门鸦乱噪,将军第宅酣歌舞。
愿从今、莫再动兵戈,苍生苦。
都呼朋引类,独伊人,情深尚坚牢。
似霜高木落,观撑一柱,山峙单椒。
想见灵岩钟乳,滴久宛垂条。
障碍有时去,去更无聊。
未吃红绫饼馅,笑残牙老口,难肆贪饕。
效龙须拔去,逊太真豪。
将无如、东山赌墅,罢残棋、屐折触嶕峣。
莫学彼、衰年作戏,孺子牛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