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共伊语,令教莫此居。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五》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解人(jiě rén)的意思:指对人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实语(shí yǔ)的意思: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金刚经·离相寂灭分》:“ 如来 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2).犹实话。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 中国 应办之事。”险巇(xiǎn xī)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或困难。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一等(yī děng)的意思:最高级别或最高品质的等级。
- 注释
- 愚:愚蠢,形容智力低下或行为不理智。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或茫然无知。
驴:比喻迟钝、愚蠢的人。
人言语:人类的语言,指能理解沟通的能力。
贪淫:贪婪放纵,过度欲望。
猪:比喻行为放纵、毫无节制。
险巇:形容道路崎岖险恶,引申为人心险恶。
实语:真实的话,诚实的言语。
虚:虚假,不真实。
伊语:对方的话语,指与愚蠢之人交谈。
莫此居:不要让他们这样存在,希望改变或避免这种情况。
- 翻译
- 世间有一种愚蠢的人,茫茫然就像一头驴。
他们还能理解人类的话语,贪婪放纵的样子像猪。
他们的险恶难以揣测,诚实的话却变成虚假。
谁能与他们交谈,让这样的存在不再继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愚钝之人,其形象与行为被比喻为驴和猪,表明其愚蠢而贪婪。诗中的“险巇难可测”暗示这种人性复杂且难以捉摸,而“实语却成虚”则表现出即使说了真话,也被认为是假的。这首诗可能在批判某种社会现象或人性的缺陷,通过对愚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最后两句“谁能共伊语,令教莫此居”表达了与这样的人交流的困难,以及试图教化他们的徒劳无功。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沟通的艰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