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词》
《田家词》全文
明 / 龚诩   形式: 古风

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

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

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

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官赋(guān fù)的意思:官方赋予的职责或权力。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秋分(qiū fēn)的意思: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进入中期,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雨点(yǔ diǎn)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影响,类似于雨中的水滴。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田家词》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忧虑。首句“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农民们常年遭受风雨侵袭的困苦。接下来,“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恶劣,影响了农事,使得农民难以见到阳光和月亮。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细致刻画了田间的景象,禾苗尚未成熟就被虫害侵扰,稻茎被啃断,显示出收成的无望。诗人接着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官府催缴赋税紧迫,又担心连基本的生活资料都难以保障。

最后两句“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直抒胸臆,深深感叹农民生活的艰难和悲哀,读来感人至深,流露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明朝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作者介绍
龚诩

龚诩
朝代:明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猜你喜欢

寒食山中

雨久苔逾滑,春寒云不开。

荒丘一以闭,宿草有馀哀。

屐泞缘贪柳,巾沾为折梅。

榆烟断新火,叹息未然灰。

(0)

赠区用环先辈

谢庭多玉树,绕砌常缤纷。

映日含秀色,因风扬清芬。

遏末已夙著,封胡亦能文。

朱轮度流水,轻盖团浮云。

君家兄弟亦如此,儒雅风流谁与比。

仲弟已作玉堂宾,季弟亦为名御史。

入门钟磬尽堪调,满目琳琅近相倚。

吾子最良推白眉,雄词变幻惊龙螭。

当年拟跃青萍剑,此日还衔卞璞悲。

君不见安石东山时未起,独傍寒林挈芳芷。

一朝勉出为苍生,谈笑功名在淝水。

丈夫遇合讵可期,回溪终复奋渑池。

浩浩洪流真自远,拥鼻聊吟洛下诗。

(0)

次临封八景韵·其八猿岭飞泉

怪石巉岩酿碧天,一泓流处泻瑶泉。

风飘杨柳条条线,露下珍珠颗颗圆。

静听弦琴来小涧,遥看瀑布挂长川。

耽游到此情无极,坐老襟怀自剨然。

(0)

天启元年歌·其十

锡宠偏多贵近臣,肘金横玉赐来新。

主恩浩荡应难报,寄语诸贤莫爱身。

(0)

秋日集海珠寺

清凉绀殿水云开,碧石晴江素练回。

似有法王驱象至,岂无神女弄珠来。

栖禅鹤下惊飞锡,听偈龙归引渡杯。

日暮天花何处落,幽香长绕译经台。

(0)

游少林值雨

清昼入门春雾浓,坐深檐溜递疏钟。

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

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

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