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禋雅·其一》
《禋雅·其一》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紫宫昭焕太乙微玄。降临下土,尊高上天。

载陈圭币,式备牲牷。云箛清引,栒虡高悬

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悬(gāo xuán)的意思:悬挂在高处。

高上(gāo shàng)的意思:指地位、水平或品质高出一般,超越众人。

降临(jiàng lín)的意思:指某种人或物突然到来或出现的意思。

临下(lín xià)的意思:指临近末日或危急关头。

灵祉(líng zhǐ)的意思:指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牲牷(shēng quán)的意思:指相互勉励、共同奋斗的精神状态。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下土(xià tǔ)的意思:指下葬,埋葬。

象物(xiàng wù)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相仿的特征或形态。

昭焕(zhāo huàn)的意思:指光明照耀,光彩照人。

紫宫(zǐ gōng)的意思:指皇宫、宫殿。也用来形容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或场所。

尊高(zūn gāo)的意思:尊敬和推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创作的《禋雅》其一。沈约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这在他的诗歌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充满了神圣庄严之感。

“紫宫昭焕,太乙微玄。”开篇便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天地之奥秘,紫宫指代天界,昭焕意味着光明显赫,而太乙则是道教中的一位高级神灵,其神秘莫测被描绘为“微玄”,表现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这一句则进一步加深了祭祀活动的庄严气氛,神灵从天界降临凡尘,而人类则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载陈圭币,式备牲牷。”诗人详细描写了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圭是古代用作礼器的玉石,币则象征着财富与权力,而牲牷则是用于祭祀的动物,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和行动,展示了人们对神灵供奉之勤。

“云箛清引,栒虡高悬。”这一句中,云箛指的是挂在天上的丝带,用以连接人间与天界,而栒虡则是古代用来捆绑牲畜的索具,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与神圣。

“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诗人通过描述祭祀中向下俯视和向上仰望的动作,以及祭品燃烧产生的香烟,增强了祭祀场景的生动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与敬意。

“肃彼灵祉,咸达皇虔。”最后两句则总结了整个祭祀活动的宗旨,诗人希望通过这次庄重的仪式来获得神灵的恩赐,并且确保这种精神上的沟通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皇天。

沈约在这首《禋雅》中,不仅展现了其对古代礼制与祭祀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借由诗歌之美,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沟通人神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禽言九首·其四

总不好纸笔,生男无美质。

莫怪陶渊明,但饮杯中物。

生儿愿愚鲁,东坡厌聪明。

聪明反误身,愚鲁多公卿。

知一不知二,听予山鸟声。

(0)

题句漏洞

葛洪曾此慕丹砂,求令西来道路赊。

两岸乔林森薜荔,一溪流水泛胡麻。

云连铜柱三千里,人在壶中第几家。

我欲远寻嗟未遂,春风开遍碧桃花。

(0)

丙子仲秋过富春山

桐江名胜偶登临,建节东行播德音。

高树鸣蝉红日晓,乱山啼鸟白云深。

乡关迢递思亲念,客路驰驱报国心。

薄暮不堪羁意切,倚篷频作短长吟。

(0)

驱牛下前陂,草深牛自乐。

圣代无遗贤,不须长叩角。

(0)

东山八景并序·其六聚圣塔

山脊峨然一柱撑,风吹铃铎远闻声。

层檐有级堪跻蹑,诸圣无由识姓名。

千里江山来远近,四时日月漏光明。

风光不减慈恩寺,列俊题名荷宠荣。

(0)

游七星岩

偷閒閒步上星岩,去去清风捲客衫。

万丈烟霞归眼界,一重门洞又机缄。

高低石磴仙留迹,红紫奇花鸟乱衔。

醉把茅龙题翠壁,白云玄鹤满松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