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恼乱(nǎo luàn)的意思:心情烦乱,感到不安
涅槃(nièp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熄灭痛苦,脱离轮回。
山隅(shān yú)的意思:山的角落或边缘。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只教(zhī jiào)的意思:
(1).只使。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
(2).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杨秘监释迦出山像》由金代诗人路仲显所作,通过对杨秘监释迦出山像的描绘,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出山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慨与思考。
“自从此老出山隅”,开篇以“此老”指代佛祖释迦牟尼,形象地描述了他从山中隐居之地走出的情景。“出山隅”不仅展现了释迦牟尼的非凡之举,也暗含着他对世间众生的关怀与救赎之意。
“恼乱苍生底事无”,诗人在此句中表达了对释迦牟尼出山后可能给世间带来的纷扰和混乱的担忧。这里的“恼乱苍生”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对释迦牟尼出山后可能引发的变革与挑战的预感。
“他日若逢杨处士,只教画个涅槃图。”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想象,设想如果在某个时刻遇见了杨处士(此处的杨处士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人物,用于表达某种理想或愿景),那么他将请求杨处士画一幅涅槃图。涅槃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解脱生死轮回的智慧与成就。这里通过描绘涅槃图,表达了诗人对于释迦牟尼最终达到涅槃境界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于世间众生能够最终获得解脱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潘紫岩与余赋雪约不得用色数并实字及比喻
不似寻常冻,俄而散漫飞。
羞明犹欲落,等伴未全晞。
承得圆还碎,看来是复非。
积深仍密密,舞急转霏霏。
弗是筛成细,何如拾取归。今焉皆璀璨,昨者只浽?。
扫去依元有,呵来忽渐微。
乱飘寒转甚,相映远生辉。
莫踏凹中满,遥知凸处肥。
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
赏玩真堪乐,丰穰不用祈。
婵娟虽可待,融散恐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