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相枕五重靓,浓紫深藏一窍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对 葵 宋 /陈 淳 开 阖 随 阳 自 晓 昏 ,轻 如 绡 轂 净 瑶 琨 。淡 黄 相 枕 五 重 靓 ,浓 紫 深 藏 一 窍 浑 。熟 视 绝 无 妆 点 态 ,细 看 不 见 剪 裁 痕 。谁 能 会 取 个 中 意 ,与 玩 乾 坤 造 化 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剪裁(jiǎn cái)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
开阖(kāi hé)的意思:开启和关闭,指控制、调节事物的运行或发展。
坤造(kūn zào)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熟视(shú shì)的意思:熟悉地注视或看待。
随阳(suí yáng)的意思:随着太阳的光芒前进,比喻跟随权势或者追随名利。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相枕(xiāng zhěn)的意思:共同枕着一个枕头,比喻夫妻恩爱、亲密无间。
晓昏(xiǎo hūn)的意思:指明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引申为明白事理、明辨是非。
绡縠(xiāo hú)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织品,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差别。
瑶琨(yáo kūn)的意思:指玉器上的装饰品,也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中意(zhòng yì)的意思:喜欢、钟爱、看重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看不见(kàn bú jiàn)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在视线范围内却看不到,也可引申为无法察觉或无法理解。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葵》,是宋代诗人陈淳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葵花的形象,展现了其随太阳光影变化的生动姿态。"开阖随阳自晓昏",写出了葵花随着阳光的起落而开放或闭合,富有动态美;"轻如绡縠净瑶琨",运用比喻,形容葵花花瓣轻盈如薄纱,洁净如美玉,形象生动。
"淡黄相枕五重靓,浓紫深藏一窍浑",描绘了葵花花瓣层次分明,淡黄与深紫交织,既有明丽又有神秘感。"熟视绝无妆点态,细看不见剪裁痕",赞美了自然之美,看似未经雕琢,实则精致无比。
最后两句"谁能会取个中意,与玩乾坤造化根",表达了诗人对葵花深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造化的赞叹,寓意着欣赏葵花的同时,也在品味生命与自然的奥秘。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物,借葵花传达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康之间地名越城五山秀峙有蜿蜒飞跃之状山有五龙庙当秦时神媪临江五龙从之游没葬山上庙祀至今灵响甚著乡人以风雨候龙之归因作送迎辞五绝句以遗之·其一
风雨潇潇云气浮,五龙归觐到灵湫。
星霜换易江山在,尚忆当年水际游。
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
去年今夕寓通城,犹有新诗寄弟兄。
一自裹囊来海上,更无系帛付鸿征。
禅房酌酒夜方阒,海月窥人光更清。
起舞月中心尚壮,乘槎便欲造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