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悭来夕满,却比昨宵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贝阙(bèi quē)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一无所有。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二七(èr qī)的意思:指人的年龄为二十七岁,也可指年龄相当于二十七岁的人。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应合(yìng hé)的意思: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湛碧(zhàn bì)的意思:湛蓝透明的颜色,形容水色或天空的颜色非常美丽。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妆束(zhuāng shù)的意思:指打扮整齐,装束得体。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十四夜月》,描绘了中秋将近时的月景。首句“二七中秋近”点出时间,即农历八月十七,离中秋仅剩两日,暗示了月渐圆满的过程。"金波湛碧天"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显得清澈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似悭来夕满,却比昨宵圆”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月圆的期待和观察:虽然今晚的月亮还未达到满月的状态,但相较于昨晚已经更加圆润,暗示着月圆的进程在悄然进行。
“白璧旋应合,青铜觑少偏”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洁白的玉璧,即将圆满,而“青铜觑少偏”则以古代铜镜的不完全对准时的形象,形容月形的微小偏差。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月圆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嫦娥藏贝阙,妆束未能全”借嫦娥的神话传说,暗示月亮虽未完全圆满,但已足够引人遐想,如同嫦娥在月宫中精心装扮,虽未完全完成,却已显现出神秘而美丽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秋月渐圆的意境,寓含了诗人对团圆和美好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
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
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
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
李监宅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