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纷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疾雷(jí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速度极快的雷声。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鱼鳖(yú biē)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

注释
潭窟:深水洞穴,指龙的居所。
不雨亦不云:形容潭水环境宁静,无风雨变化。
吐涎:龙的口水,比喻龙的喷水行为。
腥隔林闻:鱼腥味隔着树林也能闻到,形容龙的气息强烈。
疾雷:快速的雷声,象征力量或威胁。
鱼鳖竞纷纷:鱼和鳖争相逃跑,形容场面混乱。
翻译
老龙喜欢它的潭穴,即使不下雨也不起云雾。
它在溪水中喷出的唾液使得水流顺畅,腥气隔着树林都能闻到。
即使疾风骤雷也无法驱赶它,鱼鳖们争先恐后地逃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描绘了一幅深潭边老龙静憩的画面。首句“老龙恋潭窟”形象地刻画了老龙对潭水的深深依恋,显示出其神秘而古老的气质。接下来的“不雨亦不云”暗示了潭水环境的宁静,没有风雨变化,更显其幽深。

“吐涎出溪滑”描绘了龙的吐息化为溪流,水面平滑如镜,展现了龙的神奇力量。而“吹腥隔林闻”则通过鱼腥味的飘散,侧面描绘了潭中生物的活力与生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以疾雷的到来作为转折,暗示了潭中生活的动态,即使面对外界干扰,鱼鳖们仍忙碌地游动,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龙潭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吊步香诗十首·其二

三百年培国泽长,凭城不屈志何强。

死忠到底忠非死,永劫应闻侠骨香。

(0)

山行见临水芙蓉

翠竹青松山径长,忽逢艳冶浸波光。

涧边独笑怜秋草,岩畔轻摇喜夕阳。

掩映欲同帘外影,娉婷却似镜前妆。

枫林未醉兹先醉,岂独黄花竞野芳。

(0)

宿迁下黄河

策蹇来从北,奔流自向南。

扁舟身世逸,利涉海天宽。

夜半月摇白,春残波带寒。

河清虽可俟,作楫遇犹难。

(0)

寄孟叔敬宣抚

乡里衣冠有几人,故家复见孟参军。

高怀磊落先投老,壮岁飞腾已策勋。

归把长竿钓溪水,醉浮大白卧山云。

卜邻便欲如王翰,诗酒相从至夜分。

(0)

小椿永恨歌

人言萱草忧可忘,我见萱花忧倍结。

前日见之广陵堂,使我踌躇生彷徨。

追思孝宗十一年,此日何日风何颠。

沙飞石走人事变,摧我庭椿不少延。

小椿幸托萱花边,萱花覆荫尤多年。

虽然寒暑更相易,炎风烈日无颠连。

小椿虽渐长,未遇阳和天。

幸今天道复转璇,雨露相滋渐觉鲜。

小椿叶已茂,正欲还覆萱。

谁知萱花力已尽,一旦萎谢秋风前。

小椿小椿苦摧折,悠悠此恨何时竭。

(0)

观华康伯画山水

东湖先生高且闲,造化在手开荆关。

春风吹林入笔底,树杪雨歇飞潺湲。

江光闪闪烁霞赤,沙鸟离离渡溪夕。

宛然鸡犬喧前村,疑有当年避秦客。

水亭春还花正香,渔翁坐钓青丝长。

落花一片迥波绿,不碍溪头白鸥浴。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