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天应(tiān yìng)的意思:指天地应合,事理顺遂,形容事情顺利如意。
眼到(yǎn dào)的意思:指视力敏锐,能够看得很远或看得很准确。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的《为余君题保竹卷》,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句“岂不护枝叶,深培在此根”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竹子的枝叶繁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深厚的根系支撑,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道理——稳固的基础是成功的关键。
接下来的“皇天应有意,人竹两多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天地赋予了情感,认为天地有意让竹子与人类共同繁衍后代,寓意着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不断成长。
“馋腹空千亩,清阴盖一门”则描绘了一幅竹林覆盖千亩大地,清幽阴凉的景象,表达了对竹林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馋腹”一词的使用,既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诱人之处,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兴来不暇问,脚眼到君园”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探访竹园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这里的“君园”不仅指具体的竹园,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之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成长、和谐共生等主题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上的触动与启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辰三月清明后三日见叶丈于石林承命赋诗作古风一首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