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疵撚须改,丹走出神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出神(chū shén)的意思:沉浸于某种思考或感受中,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孤露(gū lù)的意思:指孤独、寂寞,无人相伴的状态。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眉头(méi tóu)的意思:指眉毛的皱纹,表示愁苦、忧虑、不满或疑虑之情绪。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三乐(sān lè)的意思:形容人能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四愁(sì chóu)的意思:四种忧愁,指人生中的四大忧虑。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字脚(zì jiǎo)的意思:指字的底部或末端,也比喻人的脚步或行动。
- 注释
- 难:难以。
窥:看透。
字:文字。
脚:这里指诗句的含义。
空:徒然。
皱:皱起。
眉头:额头。
孤露:孤独。
无:没有。
三乐:三种快乐。
凄凉:凄清、悲凉。
四愁:四种忧愁。
诗疵:诗歌中的瑕疵。
撚须:捻着胡须。
改:修改。
出神:全神贯注。
元:本来。
不离:并未离开。
禅榻:禅修的床榻。
当年:过去。
遍:遍布。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泛指天下。
- 翻译
- 难以理解一字一句的深意,徒然皱起双眉思考。
孤独中找不到三种快乐,只有四份凄凉的思绪。
为了诗歌的完美,捻着胡须反复修改,全神贯注。
其实我从未离开过禅修的床榻,当年足迹遍布天下各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理故书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写作态度的七言绝句。
“难窥一字脚,空皱两眉头。”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用心,每一个字都要精心挑选,使得眉头紧锁。这里的“难窥”指的是难以望其项背,形容作品中每一字都需深思熟虑;“空皱两眉头”则是形容诗人在创作时的心情,虽无实际困扰,但因用心过度而皱起了眉头。
“孤露无三乐,凄凉有四愁。”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的冷清。古人常以“三乐”形容生活中的快乐时刻,而“孤露”则意味着孤独与寂寞;而“四愁”则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这里没有具体说明,但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国家大义、个人理想等方面的关切。
“诗疵撚须改,丹走出神求。”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创作质量的严苛要求。“诗疵”指的是诗中的瑕疵,而“撚须改”则是必须细致修改的态度;“丹走出神求”则形容诗人的用心和追求,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得自己的作品达到完美。
“元不离禅榻,当年遍九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道的执着和对名声的淡然。“元不离禅榻”说明诗人平日里都不离开书案,即便是休息时也离不开文字;“当年遍九州”则意味着诗人的作品曾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国家,显示出诗人的才华和影响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更透露出他对于文学艺术追求极高以及对个人声名持有超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