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溪山里,深轩城郭馀。
地清从近市,朋好亦多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古县溪山里,深轩城郭馀"两句,设置了一种远离尘嚣、隐逸于深山之中的意境。溪水潺潺,古老的城郭在树木间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
"地清从近市,朋好亦多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亲近感和与同道中人的交游。"地清"说明环境清新而不被世俗之事所扰,"朋好亦多车"则显示尽管隐逸,但依然有着丰富的人际交流,这里的“车”可能指的是来访者众多。
"云隐寻山屐,风翻插架书"两句中,“云隐寻山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漫步的情景;而“风翻插架书”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读书生活,似乎连自然之风都能参与到他的阅读中。
"会看迎鹤版,不独爱吾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自己的生活态度。"会看迎鹤版"中的“迎鹤版”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书籍或文献,显示诗人愿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探讨学问;"不独爱吾庐"则表明诗人的这种隐逸生活并非自私之举,而是能够与他人共享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书籍和友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知识共享的生活理想。
腊后寒威壮,春回岁律穷。
薄云霏小雪,爱日解严风。
银阙千门迥,瑶林万里同。
谁能拂毫素,移入画屏中。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
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
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
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垄,游堕如云集。
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
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俊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销。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
草绿莲红,□映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