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徵清赏,携筇上翠微。
破绿苔迎屐,藏寒竹拥扉。
云融开别浦,天净见孤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有客徵清赏,携筇上翠微。”这里,“客”指的是来访的朋友或旅人,而“徵清赏”则是邀请他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携筇”意味着手持竹杖,而“上翠微”则描绘了攀登高处以观赏远方的翠绿风光。
“雨差肥水面,春恰染山衣。”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春天降雨后景色的变化。“雨差”指的是春雨刚停,“肥水面”则形容雨后的河流变得丰沛而富饶。接着“春恰染山衣”,这里的“恰”字意味着恰到好处,表达了春天的绿意如织,将山峦装扮得如同穿上了绿色的锦绣衣衫。
“破绿苔迎屐,藏寒竹拥扉。”此句通过对地面和门窗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野趣与隐逸之感。“破绿苔”表明春天草木复苏,而“迎屐”则是指踏在这些新生的绿色植物上。紧接着,“藏寒竹拥扉”则形容竹子围绕着门窗,既营造了一种隐蔽的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对春日暖意的期待。
“云融开别浦,天净见孤飞。”这里,诗人用“云融开别浦”来描写云雾散去后出现的清晰河岸景致,同时,“天净见孤飞”则展现了在晴朗蓝天下,一只鸟儿孤独地飞翔的情景,给人以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语响留舟壑,杯光艳落晖。”最后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光线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诗中所说的“语响”可能是指船上或岸边的欢声笑语,而“留舟壑”则表现了停泊船只的情景。“杯光艳落晖”则形容晚霞下的酒宴场景,透露出一份惬意与闲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文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悟。
蟋蟀声中念故乡,片帆风正渡钱塘。
烟横浦口鱼讴晚,月涌潮头蜃气凉。
一脉菲泉清夏后,千年酒瓮醉秦皇。
青鞋布袜秋归早,犹有荷花镜里香。
无缘同上浙东船,亲老家贫每自怜。
踪迹久留千里外,情怀不比十年前。
客游何处无芳草,人别他乡有杜鹃。
别后欲知乡里事,烦君千万寄鱼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