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
百寻(bǎi xú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地搜索或寻找。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骅驹(huá jū)的意思:指骏马,形容马儿奔跑的姿态。
跨马(kuà mǎ)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跨越两匹马,形容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或角色中游刃有余。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崖(qīng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掩耳(yǎn ěr)的意思:掩盖耳朵,不听或不理会别人的警告或劝告。
折箠(zhé chú)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停止或中断某项活动。
雉驯(zhì xù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纯朴,行为端正。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不中听(bù 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令人不悦或不舒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描绘了崔黄臣殿丞即将远赴庐山任职的场景。首句“骅驹西行四千里”,以骏马比喻崔黄臣的行程遥远,显示出旅程的艰辛和壮丽。接着,“直度经桥百寻水”描绘了他要跨越的宽阔河流,暗示旅途的艰险。
诗中插入对庐山特色的描述,“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暗示了庐山的清幽与特产,如未绽放的菖蒲和新发的茶叶,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表达了对崔黄臣在异地工作时对家乡春天和亲人的怀念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离别之苦,而锦雉的驯服则象征友人能适应新环境。
最后两句“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节随鳞起”,运用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庐山的峭壁和山路,以及对未来崔黄臣归来时的期待,“斫取他年跨马归,剑栈秦山多折箠”,寓意着路途艰险,但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展现了庐山的风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
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
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
谁解先到。
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
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
情怀不似前时好。
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