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垂天欲堕,龙吼海齐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出风(chū fēng)的意思:指人出去透透风,活动活动筋骨,以舒缓身体疲劳。
垂天(chuí ti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景象。
风走(fēng zǒu)的意思:迅速离开或逃跑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极天(jí tiān)的意思:指极端天气,形容天气极其恶劣。
鹏垂(péng chuí)的意思:指鹏鸟展翅飞翔,象征着大展宏图,充满抱负和激情。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舟中骤雨》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海上骤雨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首句“极天唯海水”,开篇即以“极天”二字,展现出广阔的海洋与天空相连的宏大场景,强调了海洋的辽阔无垠。接着“水际忽云横”,笔锋一转,描绘了海面上突然涌起的云层,仿佛是大海与天空之间的分界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氛围。
“云气随风走,风声挟雨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云层在风力的推动下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雨交加的景象。风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自然音响效果,让人感受到自然界力量的澎湃与震撼。
“鹏垂天欲堕,龙吼海齐鸣。”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鹏鸟与龙的形象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形象地描绘了风暴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大鹏鸟似乎要从天际坠落,而龙则在海面咆哮,两者共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风暴的威力和气势。
最后,“忽出风围外,沧波万里平。”这句话描绘了风暴过后,风力减弱,海面恢复平静的景象。这里的“风围外”既指风暴范围之外,也暗含着风暴中心的消失,整个画面从狂风暴雨的动态转向了宁静祥和的静态,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风暴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京西陈郎中
忽枉乘轺车,锵然响金辔。
驻轸与我言,琅琅有深意。
乃知故相家,事业已不坠。
信哉渥洼种,千里可立致。
显祖实令君,名声取高位。
伯叔与懿考,联荣重当世。
于今多昆孙,朱紫纷曳地。
勉勉崇令德,苏李何难至。
寄题绛守园池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浅沼龙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屡圬垩几太守,壁上彪蔚遗丹青。
黑石镌辞涩如棘,今昔往来人不识。
酸睛欲抉无声形,既不可问不可听。
悬泉泻窦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
苞潭梁岛甲癸丁,蔓刺交缀垂组綎。
苍官屃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嘤咛。
卉葩木果黏枝条,集台脱热昏痾醒。
樊文韩诗怪若是,径取一二传优伶。
仍寄河东薛太守,更与斟酌无闲扃。
送郭功甫还青山
来何迟迟去何勇,羸马寒僮肩竦竦。
昨日弃为梅福官,扁舟早胜大夫种。
负经不厌关山遥,访我犹将岁月恐。
得言会意若秋鹰,反翅归飞轻饱氄。
明朝到家年始开,椒花寿酒期亲捧。
何当交臂须强行,莫作区区事丘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