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禅扃(chán jiōng)的意思:指高官显贵追求享乐、沉湎于荣华富贵而不思进取,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松萝(sōng luó)的意思:形容松散、不拘束。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傍晚时分探访龙窟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篮舆薄暮下禅扃,贪看松萝气象清”中,“篮舆”指的是轻便的轿子,诗人傍晚时分乘坐篮舆来到寺庙。“薄暮”点明时间,夕阳西下之际。“禅扃”指寺庙的门扉,此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贪看松萝气象清”,诗人被松树和藤蔓交织的景象所吸引,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环境的清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向往。
颔联“未与老僧张榻坐,且携稚子绕廊行”转而描写诗人与孩童一同在寺庙内漫步的情景。诗人未能与老僧交谈,而是带着孩子在走廊间缓缓行走,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童真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颈联“小堂烟重镫生晕,远壑风高水有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小堂内烟雾缭绕,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烟重”、“生晕”生动地表现了烟雾在灯光照射下的朦胧美。“远壑风高水有声”,远处山谷中,风吹过水面,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声音与周围的寂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寂寞卧龙无处问,数声山鸟自飞鸣”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似乎在思考着关于“卧龙”的故事,但又找不到答案,只能听到远处山鸟的鸣叫声,这些声音仿佛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陆拾遗东归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