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上》
《路上》全文
清 / 刘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见杨柳色伤春,听杜鹃声更怆神

正是明时节雨,又来路上作行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怆神(chuàng shén)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凄凉的样子,失望或痛苦到极点。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杜鹃啼鸣,细雨蒙蒙的凄美景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思乡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见杨柳色已伤春”,开篇即以杨柳的嫩绿之色,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伤春”二字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内心却难以掩饰的哀愁与感伤。

“听杜鹃声更怆神”,杜鹃鸟的啼鸣,本就常被视为哀怨的象征,在此情境下,其声音更加触动人心,加深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杜鹃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蕴含的悲伤氛围。

“正是清明时节雨”,清明时节,细雨绵绵,不仅为自然景观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也恰如其分地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往往怀念逝去的亲人,而细雨仿佛是泪水的象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又来路上作行人”,最后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正行走在路上,或许是为了祭扫先人,或许是为了追寻某种心灵的慰藉。这一句既是对自身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所有在清明时节外出祭祖的人们的共情,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社会情感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共鸣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清明时节画面,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亲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绎
朝代:清

刘绎,字景芳,号詹岩,永丰人。道光乙未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加三品卿衔。有《存吾春斋诗钞》。
猜你喜欢

诗挽史魏公·其五

为帝先驱日,非我旧学谁。

玉京真可乐,夜壑不胜悲。

墓木行人拜,庭兰造物知。

临风三恸哭,天亦为低垂。

(0)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十

弥明晚不逊,不解世俗书。

邻翁十升水,公无察渊鱼。

(0)

送史同叔赴宫教

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一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0)

古城兰若有竹数百道人筑墙而疏逖之十有九居于外或以净香名之取少陵雨洗娟娟净之语殆少吾此君也故以此意为出一语赠之

岂无四海老兄弟,恐堕春风年少名。

晴檐甫见天目面,夜雨共传笙筑声。

淋漓素壁江国在,参错拂衣花鸟惊。

汝亦群龙护持一,此中七字有坚城。

(0)

春寒

别院东风料峭寒,春衫已试脱应难。

黄昏却傍灯归去,缓约花期几日看。

(0)

偈颂三十二首·其三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山僧不敢自瞒,于中罪过有五。

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四不合毁佛谤祖。

五咄,洎合错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