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竹岂愁秦帝火,巫歌曾借楚卿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泪竹(lèi zhú)的意思:指哭泣时流下的眼泪,如同竹子一样密集纷飞。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凄清(qī qīng)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凄凉无人。
沩汭(wéi ruì)的意思:形容河流波涛汹涌,水势浩大。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宁楷的《黄陵庙》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目断重华竟不回”,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重华(舜帝)逝去的无尽感慨,暗示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思。次句“鹧鸪声入远江哀”,以鹧鸪的悲鸣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以及对湘江(此处指远江)的怀念。
“暮云祇傍苍梧宿”写傍晚的云彩似乎只在苍梧(传说中舜帝之墓)停留,进一步渲染了黄陵庙的孤寂和历史遗迹的沧桑。接下来,“春水还疑沩汭来”通过春水仿佛来自沩汭(古代河流名),寓言历史长河的流转,也暗含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泪竹岂愁秦帝火”借用了“泪竹”的典故,传说舜帝南巡时,当地百姓因思念他而哭泣,泪水滴在竹子上,竹子因而流泪。这里以泪竹象征人们对舜帝的怀念,即使面对秦朝的焚烧(可能指历史变迁或政治动荡),情感依然深沉。最后一句“巫歌曾借楚卿才”,提及巫歌和楚地的才子,增添了地方文化色彩,同时也暗示了黄陵庙祭祀活动的古老传统。
结尾“更堪鼓罢凄清瑟,风雨萧萧两岸苔”,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瑟瑟琴音与风雨声交织,两岸青苔覆盖,营造出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完美收束全诗,让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敬仰与无尽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虞仲生日
王春正月东风回,星桥铁锁明夜开。
鳌山千仞接云汉,平地五色移蓬莱。
公家今夕果何夕,适逢间气生英才。
清都虎豹失呵禁,九关转钮驱河魁。
烂柯山头瑞烟起,太白之精天上来。
却来人间知几载,少日声名震寰海。
太学高文擅俊场,江南刺史多遗爱。
江边父老祝长年,南极年来一星在。
明年此夕从宸游,鳌山正出鳌头外。
新莺百啭柳初青,龙池凤阁遥相待。
观徐明叔画湘西磨崖图
衡山高出北斗边,九疑苍梧相属联。
群峰环走如却立,山脚插入潇湘川。
朱陵渺邈迷处所,白鹤喷薄飞流泉。
坐看徐郎拂绢素,尽驱山岳置眼前。
徐郎岂是真画手,酒酣游戏乃其天。
巴陵洞庭连浦溆,鲸鲵蟠穴为贼渊。
诏谓将军出旗鼓,楼船蹴踏惊浪喧。
欃枪夜落照湖水,雕弓十万犹控弦。
湘西古寺最奇绝,丹崖翠壁开何年。
况公文章善叙事,大字怪伟宜镵镌。
中书异时观落笔,因烦吮墨图凌烟。
孟公韩公毛发动,腰靫大羽冠进贤。
他年中兴事可考,公名亦与兹山传。
题禾山萧秀才卧云庵
江南山尽头,气状颇英淑。
禾山倚天开,苍翠满林麓。
扶舆磅礴起,横断湘江曲。
中有隐君子,结屋在深谷。
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
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
景色嘉有馀,幽人梦初熟。
起看柱础润,山前雨应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