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锦石岩·其二》
《锦石岩·其二》全文
明 / 伦以谅   形式: 五言律诗

万木森层径,双岩倚碧端。

翠华思舜辇,云锦天孙

地主迎客山僧已候门。

幽栖如可卜,吾欲谢烦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烦喧(fán xuān)的意思:指嘈杂喧闹、繁忙纷扰。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迎客(yíng kè)的意思:热情地欢迎客人或者新朋友。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云锦(yún jǐn)的意思:云锦是指织物上的花纹或图案,形容色彩繁多、绚丽多彩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首句“万木森层径”,以“万木”展现山林之茂密,“森”字则生动描绘出树木繁盛、遮天蔽日的景象,“层径”则暗示了路径在密林中蜿蜒曲折,充满了探索的趣味。

接着,“双岩倚碧端”一句,将视线引向山岩,描绘了两座岩石矗立于碧绿的山巅,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山岩一种挺拔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

“翠华思舜辇,云锦织天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翠华,本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驾,这里借指山间的绿意与生机;舜辇,则暗喻了古代圣贤的德行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崇敬之情。云锦与天孙(传说中的织女)的结合,既展现了天空的壮丽与变幻,又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地主遥迎客,山僧已候门”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地主(可能指的是大地或山川)与山僧(可能是隐居的僧侣)以主人的角色迎接来访的客人,营造出一种宾至如归的温馨氛围。

最后,“幽栖如可卜,吾欲谢烦喧”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幽栖”不仅指居住环境的幽静,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伦以谅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彦周。文叙子。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嘉靖帝即位,成进士。授山西道御史,官至南京通政司参议。有《石溪集》。
猜你喜欢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其一

永别城中路,新成郭外坟。

旐题前太守,书失右将军。

广柳驱残月,甘棠翳暮云。

应知千载后,不朽是遗文。

(0)

送危博士之官马平

茫茫江水阔,相送片帆孤。

炎海川途远,蛮天气候殊。

瘴烟发青草,云树黯苍梧。

想到谈经日,三鳣坠有无。

(0)

过郑吏部墓·其二

西郭冢累累,经过下马谁。

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

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

(0)

法云寺对月

空界云阴敛,祗园月色澄。

光生初动磬,影送未归僧。

入水悟禅意,照林疑佛灯。

更阑纵吟眺,衣上露华凝。

(0)

碧山庵逢亮上人

清溪带远山,曲径入松关。

客以参禅至,僧当乞食还。

一瓢秋色澹,孤磬夕阳閒。

别去仍回首,禅房云气间。

(0)

同林熙吉邓汝高游锦溪竹林

一路尽苍苔,浓阴画不开。

山依迂涧转,泉逐断桥来。

同坐松间石,还倾竹下杯。

隔溪烟磬晚,欲别又迟回。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