唫馀砧欲度,捡处烛初残。
漫讶边生卧,潜来太乙观。
尺璧(chǐ bì)的意思:指用尺子测量璧石的正误,比喻用严格的标准来评价或衡量事物。
非难(fēi nàn)的意思:指责、责备。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驹影(jū yǐng)的意思:比喻非常快速的马儿在阳光下留下的影子。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突出。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霜庭(shuāng tíng)的意思:霜庭是指霜降时节,庭院中的地面被霜冻覆盖的景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景色美丽、宁静而寂静。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牙签(yá qiān)的意思:指形状细小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细碎的事物。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月幌(yuè huǎ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照耀下,霓虹灯、灯光等产生的华丽景象。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此诗描绘了秋夜读书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书卷的深邃。首句“良宵迎爽至”,点明了时间与氛围,秋夜清爽宜人,为读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接着“旧简拂尘看”一句,既表现了对书籍的珍视,也暗示了读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往学习的回顾。
“驹影过窗驶,萤光映室寒”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时光飞逝和室内清冷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读书者内心的专注与坚韧。砧声欲度,烛光初残,这些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读书的孤独之美。
“漫讶边生卧,潜来太乙观”则通过想象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古代学者边塞生活的遐想,以及对太乙观(道教圣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超越性与理想化。
后半部分“五车翻未易,尺璧宝非难”两句,借用了古代关于书籍和财富的典故,强调了知识的珍贵与不易获取,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价值的肯定。接下来的“月幌牙签白,霜庭草带丹”描绘了读书环境的高雅与美丽,月光洒在书页上,霜冻中的草地呈现出鲜艳的颜色,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居然照千古,糟粕笑侯桓”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知识光芒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轻视或忽视知识的人进行了讽刺,突出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崇敬之情。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
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
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悭,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