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花发槛,初五月窥门。
楼小难藏影,帘重不隔魂。
蛛丝黏镜湿,鼠泪滴灯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月圆之夜,诗人所见所感的细腻景象。通过“花发”、“月窥”、“楼小”、“帘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蜘蛛网沾湿、镜面模糊、灯光昏暗、笛声回响、书籍摩挲留痕等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蛛丝黏镜湿,鼠泪滴灯昏”,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初夏夜晚的静谧与微凉,蜘蛛网在湿润的空气中显得更加明显,而老鼠的活动则让灯光显得更加昏暗,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活气息。
“笛忆参差响,书摩宛转痕”,笛声在夜空中飘荡,回响着参差不齐的音符,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书页被摩挲留下的痕迹,则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蕴含着岁月的沉淀与思考。这两句将听觉与触觉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又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美学风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