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
《诗一首》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由唐代诗人张鷟所作。诗中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句“梦中疑是实”,表达了在梦境中,人们往往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甚至将梦境中的事物视为现实的一部分。这种体验让人在梦醒后感到困惑和不解,因为梦中的场景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接着,“觉后忽非真”则揭示了梦醒之后,梦中的景象瞬间变得不真实起来。这不仅是对梦境本身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人生短暂、变幻莫测本质的隐喻。人生如梦,梦醒后,一切似乎都变得虚幻而不可捉摸。
“诚知肠欲断”,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在面对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变迁时,人们常常会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无力感。这里的“肠欲断”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强调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哀叹。
最后,“穷鬼故调人”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暗示了命运的捉弄和人生的不易。穷鬼在这里象征着命运之神,它故意戏弄世人,让人生充满变数和挑战。这句话既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也包含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它不仅触及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晴梅花可爱欲招明远少稷冻醪未熟
痴儿了事不能閒,犹喜骚人共往还。
岁晚真成废书史,雪晴那得负江山。
多情春与梅花厚,一醉天于我辈悭。
剩作新诗催酒熟,曲池冰断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