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风(biàn fēng)的意思:指言语轻率,随便说话,不经思考。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口对(kǒu duì)的意思:面对面地交流或对抗
片帆(piàn fān)的意思:指帆船在风力的推动下,向前行驶。
奇士(qí shì)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能力超群的人。
亲切(qīn qiè)的意思:友好、热情、和蔼可亲
头头(tóu tóu)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拥有最高权威、最高地位的人。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行履(xíng lǚ)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或者行动步伐。
逐便(zhú biàn)的意思:根据方便的机会或条件逐步进行。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创作的《和圭首座二颂(其一)》中的一首,通过“祇论亲切不论时”开篇,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法修行的独到见解,强调了直觉与内心的契合,而非拘泥于形式或时间的限制。接下来,“回笑诸方陷虎机”一句,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当时佛教界中某些过于复杂、繁琐的修行方法,比喻为落入陷阱,暗示了一种回归简单、直接的修行之道。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修行的精髓在于心领神会,无需过多言语,就像一片小船在顺风中自然前行,无需人为操控。这形象地说明了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无需外力推动。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这两句则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无论何种情况,都有适合的修行路径,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事物,体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实践性。
最后,“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以历史上的禅宗大师黄梅和卢公为例,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并不需要依赖外在的权威或传统,而是能够独立领悟并传承佛法的真谛。这里暗含了对当时某些过分依赖传统权威的批评,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直觉和悟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修行的本质,强调了直觉、简单、广泛以及个人悟性的价值,是对当时佛教界的一种反思和引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