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五》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五》全文
宋 / 释慧晖   形式: 偈颂

传家清白,字字廓脱。玉袋金针,锋锋通达

今夜一轮月,千山派流

不觉劫壶铁,巍然去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金针(jīn zhēn)的意思:指极细的针。

派流(pài liú)的意思:指派其他人或事物来代替原有的人或事物。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通达(tōng dá)的意思:通达指的是心灵互通,思想理解得快而深入。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晖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传家清白"四字,象征着家族或个人品德的纯洁和高尚,"字字廓脱"则形容言辞或书法的清晰脱俗。"玉袋金针,锋锋通达"运用了比喻,玉袋象征智慧之囊,金针比喻锐利的洞察力,表达智慧如针,直指事物本质。

"今夜一轮月,千山万派流"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山川河流仿佛都被其光辉所触动的景象,寓意着普照万物的智慧之光。"不觉劫壶铁"暗指时间的流转,即使面对世事沧桑,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最后一句"巍然没去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变迁的超然态度,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都能巍然不动,不为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出禅宗崇尚的清白、通达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释慧晖
朝代:宋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生公曾说法,听石尚孱顽。

雁塔晴观海,松门夜闭山。林喧群。

(0)

次韵令裕言诗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

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

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

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

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0)

出塞/谒金门.夜梦一女子引扇求字,为书小阕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将谓郎来推绣户。

暖风摇竹坞。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

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0)

题三昧泉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0)

送范至能制置

孔子不到秦,右军念西岷。

剑关铁岭江,与世隔红尘。

天亦惜秘境,我岂世间人。

天上紫微郎,笔端演丝纶。

跨象桂林郡,骑鲸芙蓉津。

五岭与三峡,缘云蹑星辰。

忆公玉帐初,草木生华春。

豢龙赤城家,长生定前身。

扁舟载西子,五湖浮海滨。

莫作去来想,雪山轻重均。

况从尺一招,甘泉问鬼神。

庙谟蓍龟旧,鼎味桃李新。

虞衡备编载,我亦愿卜邻。

(0)

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