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附炎(fù yán)的意思:指附着在火焰上的烟雾,比喻受人利用、依附他人,没有独立的能力和主见。
利禄(lì lù)的意思:指利益和福禄。
六一(liù yī)的意思:指一切都很顺利、如意,没有任何问题或困难。
名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节操。
司谏(sī jiàn)的意思:司谏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意为“官员对君主提出忠言的职责”。这个成语引申为“直谏君主,忠心劝谏”的意思。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闻命(wén mìng)的意思:听从命令,接受指示。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小胆(xiǎo dǎn)的意思:形容胆子小,不敢大胆行事或表达意见。
要须(yào xū)的意思:必须;一定要
移书(yí shū)的意思:移动书籍或转移书本
在列(zài liè)的意思:在名单或名册中列出,被列为其中一员。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徂徕(cú lái)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寄黄簿》。诗中表达了对黄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当时官场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批评。
首句“六一移书责司谏”,以“六一”代指欧阳修,通过引用欧阳修的书信责备司谏之事,引出对黄簿的赞扬。接着“聱隅闻命避徂徕”,描述黄簿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与智慧,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
“兹风不作已久矣,吾子所为何壮哉。”诗人感叹当前社会风气已许久未见如此正直之士,对黄簿的壮举表示赞赏。接下来,“在列诸公颜有愧,附炎群小胆应摧”,诗人指出在位的官员们应该感到羞愧,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则会因黄簿的行为而胆战心惊。
最后,“要须终始全名节,莫遣心随利禄回”,诗人呼吁人们无论何时都应坚守自己的名节,不要让私欲左右自己的内心。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黄簿的赞美,也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十朋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道德追求和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张使君梦弼馈春肉
牙猪肋厚一尺玉,盐花入深蒸脱骨。
韭芽蓼甲春满盘,走送茅斋慰幽独。
山人食贫才一粥,几被艾生嘲苜蓿。
食前方丈非素怀,颇忆悬貆绕高屋。
呼来邻叟共一饱,为说使君方继肉。
饥民待哺今几家,无策赞君惭此腹。
区区一肉见歌咏,说食书生良未足。
却愁今夕梦寐间,有物踏破园蔬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