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双 桂 桥 宋 /孙 应 凤 桥 前 巧 匠 剪 春 罗 ,桥 上 亭 亭 景 物 和 。明 夜 元 宵 一 团 玉 ,连 波 还 解 似 金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罗(chūn luó)的意思:指春天的罗网,比喻美丽的陷阱或诱人的陷阱。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连波(lián bō)的意思:连续接连地波动或变动。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巧匠(qiǎo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精细的匠人或手艺人。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亭景(tí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亭子和周围的景色,形容景色优美、宜人。
物和(wù hé)的意思:指物品相互和谐、协调。
一团(yī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序,没有条理。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剪春罗(jiǎn chūn luó)的意思:指迅速行动,抓住机会。
- 注释
- 桥前:指桥的前面。
巧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春罗:形容春天的美丽图案或布料。
桥上:指桥的上面。
亭亭:形容建筑物挺立的样子。
景物和:周围的景色和谐统一。
明夜:明亮的夜晚。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圆月或元宵节。
一团玉:比喻明亮如玉的满月。
连波:连续不断的波浪。
似金波:像金色的波浪,形容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 翻译
- 桥前能工巧匠裁剪出如春罗的美景
桥上的亭台楼阁映衬着周围的和谐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桥前巧匠剪春罗"一句,勾勒出匠人在桥前的精细劳作,他们似乎在用春天的轻纱织就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这不仅展示了匠人的技艺,更象征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桥上亭亭景物和"则描绘了桥上的宁静与和谐,"亭亭"二字传达出一种小巧精致之感,似乎在这里,每一处景观都被精心布置,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到了"明夜元宵一团玉",诗人的笔触转向月夜,"元宵"指的是中秋节,这里用"一团玉"形容明月,既表达了月亮如玉般纯洁无暇,也描绘出一个圆满和谐的意境。
最后"连波还解似金波"则是对水波的细腻刻画。这里的"连波"可能指的是桥下的流水,而"还解"则暗示着波光在月光下闪耀,宛如金色的波浪,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动态美,更赋予其一种金属般的坚硬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和夜晚月色、水波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不易觉察到的美好所做出的艺术提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献之初得孙
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
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为珍奇。
世间尺子乏英骨,㹠犬虽多安用为。
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
大儿崭然露头角,胸中箧笥罗诗书。
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
小儿学语解揖客,眼如点漆肤凝脂。
家庭有此万金产,何忧门户无光辉。
乃翁昨日坐堂上,津津黄气溢两眉。
女奴走报子舍喜,紫兰玉树生孙枝。
不须老释亲抱送,此真天上麒麟儿。
我来欲与汤饼客,对翁寿以金屈卮。
看渠一岁能识字,八岁落笔驱文辞。
三衢之留世冠冕,公侯衮衮当无疑。
他年我未须发白,已见此子摩天衢。
《留献之初得孙》【宋·王炎】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为珍奇。世间尺子乏英骨,㹠犬虽多安用为。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大儿崭然露头角,胸中箧笥罗诗书。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小儿学语解揖客,眼如点漆肤凝脂。家庭有此万金产,何忧门户无光辉。乃翁昨日坐堂上,津津黄气溢两眉。女奴走报子舍喜,紫兰玉树生孙枝。不须老释亲抱送,此真天上麒麟儿。我来欲与汤饼客,对翁寿以金屈卮。看渠一岁能识字,八岁落笔驱文辞。三衢之留世冠冕,公侯衮衮当无疑。他年我未须发白,已见此子摩天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067c6755571228552.html
灵山寺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遇雪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