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刘 禹 锡 宋 /徐 钧 取 水 枫 林 莫 怨 嗟 ,钟 声 才 听 又 天 涯 。如 何 一 斥 终 难 反 ,为 赋 玄 都 观 里 花 。
- 翻译
- 在枫树林中取水,不必心生怨叹,
刚刚听到钟声,转眼又消失在远方。
- 注释
- 取水:汲取泉水。
枫林:枫叶林。
莫怨嗟:无需抱怨。
钟声:寺庙或钟楼的钟声。
又天涯:瞬间远去,如同天边一般。
如何:为何。
一斥:一次呵斥。
终难反:始终难以改变。
为赋:为了吟咏。
玄都观:道教名胜,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理想世界。
里花:观中的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钧对刘禹锡《乌衣巷》的仿作,以"取水枫林"起句,表达了对刘禹锡原诗中乌衣巷变迁的感慨。"莫怨嗟"三字,劝慰刘禹锡不必过于伤感,暗示时光流转,世事无常。"钟声才听又天涯"描绘了钟声悠远,瞬间消失在远方的意境,与刘禹锡原诗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相呼应。
"如何一斥终难反"暗指刘禹锡被贬谪的经历,即使遭受贬谪,也无法改变命运。最后,"为赋玄都观里花"借玄都观的花开花落,寓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与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异曲同工,都是以自然景象寄托人事沧桑之感。整体上,徐钧此诗是对刘禹锡诗风的巧妙致敬,同时也传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便道焚黄诗为唐司副作
人生本虚舟,汎汎随去住。
名缰苦萦之,奔走在道路。
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
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
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
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
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
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
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
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
天王重柔远,归使每妪煦。
馆伴劳近臣,皇华载驰骛。
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铺。
六年今始归,一日见坟墓。
黄麻当此时,有不论物故。
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
咿婴或曲跽,天降此翁妪。
谁无生子孙,唯此称独步。
儿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
《便道焚黄诗为唐司副作》【明·罗玘】人生本虚舟,汎汎随去住。名缰苦萦之,奔走在道路。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天王重柔远,归使每妪煦。馆伴劳近臣,皇华载驰骛。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铺。六年今始归,一日见坟墓。黄麻当此时,有不论物故。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咿婴或曲跽,天降此翁妪。谁无生子孙,唯此称独步。儿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067c6999b8db3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