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秦 少 章 蜡 梅 宋 /李 廌 底 处 娇 黄 蜡 样 梅 ,幽 香 解 向 晚 寒 开 。故 人 未 寄 岭 头 信 ,先 报 江 南 春 意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娇黄(jiāo huáng)的意思:形容色彩娇艳明亮的黄色。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头信(tóu xìn)的意思: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信任非常坚定。
晚寒(wǎn hán)的意思:晚寒指的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寒冷天气。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 翻译
- 底部的花朵像蜡黄色的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在傍晚的寒意中绽放。
老朋友还未寄来山岭那边的书信,却先带来了江南春天的气息。
- 注释
- 娇黄:形容颜色鲜艳的黄色。
蜡样:比喻花朵质地或色泽类似蜡烛。
幽香:清淡而宜人的香气。
晚寒:傍晚时分的寒冷。
岭头:山岭的顶部,这里指远方。
信:书信,此处指友人来信。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可能代指友人所在的地方。
春意:春天的气息或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底处娇黄蜡样梅”中的“底处”指的是花朵盛开的地方,“娇黄”形容蜡梅颜色柔和而鲜明,如同蜡烛般的黄色,给人以温暖之感。蜡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不拔、纯洁高雅的情操,这里通过“娇黄”的字眼,不仅描绘了蜡梅的美丽,更映射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温馨情感。
次句“幽香解向晚寒开”中,“幽香”指的是蜡梅散发出的淡雅香气。“解向晚寒开”则是说随着日落,晚上的微冷中,这种香气更加清晰可闻。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蜡梅的香气结合起来,增强了画面感和氛围感。
第三句“故人未寄岭头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故人”指的是旧友或亲人,“未寄岭头信”则意味着诗人期待从遥远的山岭传来亲人的信息。这里“岭头”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也象征着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末句“先报江南春意来”中,“先报”意味着在亲人信件到达之前,诗人通过这首诗先行传递了江南即将到来的春天信息。这里的“江南春意”不仅是季节变化的描述,更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蜡梅这一植物,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间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和宋职方
万缘冥数有兴颓,不为劳民与费财。
常怪丘渊犹改旧,足令蓍蔡可知来。
黄图左辅今仍重,甲令名藩此正该。
过去英贤联踵武,几多能事悉尘埃。
僝工匠石三农隙,唾手公堂一旦开。
妙选栋梁虹宛转,触新廊庑雁徘徊。
落成幸有羔羊酒,能赋欣逢锦绘才。
衰老专城无异术,祇将勤拙任家陪。
齐州史君学士有游山诗学官诸生咸和史君又有诗二章赠之以刻石摹本示予因次韵·其二
终日尘劳駷辔还,乍临清济看群山。
飞来独鹤应知倦,过去长云本自閒。
开国东西誇十二,待贤季孟哂中间。
吟君诗句心萧散,旧观神明觉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