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供 奉 僧 玄 观 唐 /李 昌 符 自 得 曹 溪 法 ,诸 经 更 不 看 。已 降 禅 侣 久 ,兼 作 帝 师 难 。夜 木 侵 檐 黑 ,秋 灯 照 雨 寒 。如 何 嫌 有 著 ,一 念 在 林 峦 。
- 翻译
- 自从领悟了曹溪佛法,各种经典就不再翻阅。
已经长久地降伏了禅修伴侣,担任帝王的导师也变得困难。
夜晚的树木几乎触及屋檐,秋雨中的灯光显得寒冷刺骨。
又怎么会嫌弃有所执着,一心只想在山林中修行。
- 注释
- 自得:领悟到。
曹溪法:指曹溪宗的佛法,南宗禅的重要流派。
诸经:各种佛教经典。
更不看:不再阅读。
禅侣:禅修的同伴。
久:长时间。
兼:同时。
帝师:帝王的老师,这里指佛法导师。
夜木侵檐:夜晚的树木几乎碰到屋檐。
秋灯:秋季的灯火。
照雨寒:在雨中闪烁,显得寒冷。
如何:怎么会。
嫌:嫌弃。
有著:有所执着。
一念:一心一意。
林峦:山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深入禅定,已然达到高深境界的生活状态。"自得曹溪法"表明他已经悟到了曹溪禅师的教诲,不再需要参阅其他经典。"诸经更不看"则强调了他对现有知识的超越。"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显示他在禅定修行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够成为帝王们的老师,这是对其精神地位的一种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调。"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以及心灵深处的宁静与专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上的高洁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夜雪读正卿教授近诗辄赋鄙句并以为别
百年半羁栖,轻与故山别。
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
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
湿薪无煖焰,浊泪共明灭。
痴坐增洒然,何以慰清绝。
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
未从观鱼庄,先得驭风列。
荆玉出此邦,谁献复谁刖。
山川漫奇丽,文物久销歇。
君词吐白虹,神宝疑不没。
我欲赓馀思,景好句逾拙。
如逢勾漏令,未得丹砂诀。
万里烟云开,扬舲及明发。
荆山自兹远,云涛渺天末。
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
送无相祖老真骨归塔
去来一念等孤云,只履西归道更尊。
落叶满山新塔就,雨花盈几故经存。
风清罢放林间鹤,月冷空啼岭上猿。
白发来为生死别,寒溪犹绕旧松门。
小蓬莱歌
仙之山兮□□,仙之水兮委陀。
驾轻车兮□□,□扁舟兮咏歌。
轶层巅兮□□,□□流兮白石楚楚。
上切汉兮□□,□□□兮在下。
崖花兮春芳,涧□□□□。
□□澄兮缣素,冰霜结兮璆琅。
□□□□鱼,鸟跃飞兮谁使。
石□年兮一□,三万里兮弱水。
于嗟蓬莱兮仙水是室庐,世之人兮莫知其歌□。
□□□兮披荆棘,驱虎兕兮□□□。
□□□兮海涛白,倒光景兮□□□。
□□□兮执华予,眇流盼兮□□□。
□□□兮涛无期,碧荔为衣兮□□□。
□□埃?兮不可以控抟,□□□□□□□憺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