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耤将修礼,曰祈预致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倍增(bèi zēng)的意思:原有数量、程度或规模成倍地增加。
淳濯(chún zhuó)的意思:指人的品德纯洁无瑕,行为举止端庄恭敬。
鼎新(dǐng xīn)的意思:指彻底改革,进行全面的变革。
厚德(hòu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坛壝(tán wěi)的意思:指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或事物,也可指团结一致、合作共赢的局面。
修礼(xiū lǐ)的意思:修饰礼节,整理仪容仪表。
粢盛(zī shèng)的意思:形容物品丰盛、充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三月朔日亲自前往先农坛祭祀的情景,体现了对农业和百姓的重视。首句“于耤将修礼”,点明了祭祀活动的性质与目的,即为了农业丰收和民众福祉而举行仪式。接着,“曰祈预致禋”进一步阐述了祭祀的庄严与重要性。
“崇功播百谷,厚德立烝民”两句,表达了通过祭祀活动,祈求上天赐予大地以丰饶的五谷,同时强调了君主的道德品质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接下来,“松柏笼恒古,坛壝构鼎新”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庄严与古老,以及新旧交替的象征意义,暗示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最后,“粢盛供上帝,淳濯倍增寅”则点明了祭祀的具体内容——以粮食供奉上天,并通过仪式的虔诚与庄重,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农业、自然与君主道德的深刻认识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田家夜舂
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
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
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
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
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
不见故乡人,见君难为情。
见君情尚尔,别君奈何许。
送君遽不堪,忆君良独苦。
君归过溪上,为问水中鱼。
别时鱼尾赤,别后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