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蟋蟀》全文
- 鉴赏
这首《十六字令·蟋蟀》由清代诗人陈珍瑶所作,以“听”开篇,引出窗外寒虫彻夜鸣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深夜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窗外寒虫彻夜鸣”,首先描绘了秋夜中寒虫的叫声,它们在寂静的夜晚持续不断地鸣叫,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曲悲歌。这里的“寒虫”不仅指具体的昆虫,也象征着孤独、寂寞和时间的流逝。
“声声絮,莫也诉离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寒虫的鸣叫声如同絮语,它们或许在诉说着与季节更替相关的离别之情。这里的“离情”不仅仅是指生物间的分离,更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自然界的细微声音与深刻的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洞察与思考。通过寒虫的鸣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哲理的探索,给人以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