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寒塘里,孤栖境最宜。
跂足身将下,翘翎眼正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三鹭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鹭鸟在老树寒塘中的孤独与静谧之美。诗人以“老树寒塘里,孤栖境最宜”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老树与寒塘相映成趣,为鹭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接着,“双行良有待,独立已多时”,描绘了鹭鸟或成对或独自站立的姿态,既有等待的耐心,也有独立的从容,展现了鹭鸟的生活习性和情感状态。
“跂足身将下,翘翎眼正窥”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鹭鸟的动作细节,它们或即将降落,或警惕地窥视四周,生动地表现了鹭鸟对环境的敏感和适应能力。最后,“画图深意别,托物重兴思”,点明了诗人借物抒情的意图,通过描绘鹭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鹭鸟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物咏志的艺术特色。
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
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
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
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
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
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
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