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仁乎蛇,无嗔居士之家。
蛇也不嗔,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蛇虎颂(其二)》。诗中以蛇为喻,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与赞美。
“吁仁乎蛇”,诗人首先感叹于蛇的仁慈,将蛇置于道德的高点进行赞美。“无嗔居士之家”,进一步描绘了蛇不生气、不怨恨的形象,如同佛家的居士一般,心怀慈悲,不存恶念。接着,“蛇也不嗔”,强调蛇的宽容与平和,反观人间,却有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诗人在此发出感慨,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不如蛇般仁慈,表达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批评。通过对比蛇的仁德与人的不足,诗人旨在呼唤人们学习动物的善良品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以蛇的仁慈为镜,映照出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缺失,寄寓了诗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向往与追求。
雨意愔愔,养花天气,卖饧何处春箫。
清明上巳,车马正连朝。
对酒唱、归时多忘,惜花心、醉后偏饶。
凝云暮,青楼帘捲,几度对魂销。
无聊空怅望,东阑雪剩,北郭香飘。
梦江南,行乐水远山遥。
深院宇、绿窗啼鸟,明寒食、宝月良宵。
秋千外,柳风柔小,无力著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