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虎溪(hǔ xī)的意思:指勇猛的虎。比喻人勇猛有力,气概威武。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林隈(lín wēi)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曲折幽深之处。
飘忽(p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不稳定,容易变化。
石梯(shí tī)的意思:指用石头砌成的阶梯。
祠屋(cí wū)的意思:指荒废、破败的祠堂或家屋。
梯度(tī dù)的意思:指事物变化的程度或差异的大小。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纡回(yū huí)的意思:形容曲折回旋,弯曲盘绕。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筑台(zhù tái)的意思:指建筑或修建台阶、平台,也比喻为别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翁万达的《过虎溪》诗,描绘了虎溪山中古祠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以及历史遗迹的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首联“虎溪祠屋对山开,白水纡回银汉来”,以虎溪祠屋与山相对,溪水蜿蜒曲折,仿佛银河倾泻而下,营造出一幅清幽壮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银汉”这一古典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话色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颔联“绝顶云霞依石塔,斜阳钟鼓动林隈”,进一步描绘了山顶云霞缭绕,石塔矗立,夕阳西下时钟声与鼓声在林间回荡的情景。这一联通过“云霞”、“石塔”、“斜阳”、“钟鼓”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颈联“远公遗事今存钵,靖节当年此筑台”,提到了古代高僧远公和诗人陶渊明(字靖节)的故事,暗示了虎溪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遗事”、“存钵”、“筑台”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尾联“登眺无缘愧飘忽,石梯度马又寒梅”,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自登临虎溪山而感到遗憾的心情,但又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了山中石阶、马道旁的寒梅,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虎溪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题阙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