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眼儿媚.伤春》
《眼儿媚.伤春》全文
清 / 倪瑞   形式: 词  词牌: 眼儿媚

惜春无计挽春还。寂寞栏杆

翠眉懒画,红鸳停绣,绿绮慵弹。

满院落红闲未扫,莺燕蹴枝翻。

海棠飘艳,梨花飞雪,梅子含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眉(cuì méi)的意思:形容眉毛又黑又浓密。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含酸(hán suān)的意思:含有怨恨或不满情绪,形容言辞尖刻,带有刺伤他人的意味。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莺燕(yīng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鸟儿飞舞的景象。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鉴赏

这首《眼儿媚·伤春》由清代诗人倪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将逝的哀愁与感伤。

开篇“惜春无计挽春还”,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却无奈于无法挽留。接着“寂寞倚栏杆”一句,以人物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寥。翠眉懒画、红鸳停绣、绿绮慵弹,三组并列的短句,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因伤春而失去活力的状态,仿佛连日常的装扮、刺绣和弹琴都失去了兴趣。

“满院落红闲未扫,莺燕蹴枝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景象。满地的落花无人打扫,莺燕在枝头跳跃翻飞,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衬出人的孤寂与冷漠。最后,“海棠飘艳,梨花飞雪,梅子含酸”三句,以三种不同的花象征着春末夏初的过渡,海棠的艳丽、梨花的洁白、梅子的酸涩,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酸楚。

整体而言,《眼儿媚·伤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伤春之作。

作者介绍

倪瑞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风流子 临川岁五月祠神,以中末二旬之六七

荷雨送凉飙,炎尘净、三市影灯宵。
看珠珞翠绳,焰摇冰碗,彩棚花架,光射星桥。
洞天好、笑声遮画扇,歌韵合鸾箫。
琼树影中,月窥端正,雪罗香里,人斗娇娆。
依稀元夜影,铜壶短,还又露洒烟飘。
空遣酒怀摇荡,羁思无聊。
想骢马钿车,俊游何在,雪梅蛾柳,旧梦难招。
醉掩重门,半*兰烬红销。

(0)

定风波 商角调 商角调 西江客舍

恨行云、特地高寒,牢笼好梦不定。
婉娩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画阑深,碧窗静。
一树瑶花可怜影。
低映。
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
素衾自冷。
又寒香、枕上薰愁醒。
甚银床霜冻,山童未起,谁汲墙阴井。
玉笙残,锦书迥。
应是多情道薄*。
争肯。
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

(0)

摘红英 春晴中酒

莺声寂。
鸠声急。
柳烟一片梨云湿。
惊人困。
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
青无力。
红无迹。
残香积粉那禁得。
天难准。
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0)

忆旧游 重到金陵

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
烟树*斜。
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
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
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
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
庚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
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暮笳。

(0)

风入松 广陵元夜,病中有感

东风巷陌暮寒骄。
灯火闹河桥。
胜游忆遍钱塘夜,青鸾远、信断难招。
蕙草情随雪尽,梨花梦与云销。
客怀先自病无聊。
绿酒负金蕉。
下帷独拥香篝睡,春城外、玉漏声遥。
可惜满阶明月,更无人为吹箫。

(0)

孤鸾 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江皋空阔。
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
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