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旷杯曾渡,钵空龙已飞。
《游光孝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光孝寺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宁静与禅意。首句“山寺无尘垢”,开篇即点出寺庙环境的清幽,没有世俗的纷扰,一片洁净。接着“携筇直过之”一句,以行动展现了诗人对这清净之地的向往和亲近。
“看僧缝衲子,听鸟语花枝”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寺庙内僧侣劳作的场景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僧人缝制衣物,不仅体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佛法的内在力量;鸟鸣花语,则是大自然的赞歌,与僧人的修行形成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画面。
“江旷杯曾渡,钵空龙已飞”两句,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意境。江面广阔,似乎曾经有人乘杯渡过,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而“钵空龙已飞”,则可能寓指佛法的深邃与广大,如同龙腾云霄,不可捉摸,却又无所不在。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佛法境界的隐喻。
最后,“禅关堪借榻,欲去复迟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向往,以及在离开之时的不舍之情。禅关,既是物理上的寺庙之门,也是心灵上的门槛,诗人希望能在其中借宿,深入体验禅宗的智慧。然而,当要离开时,却因内心的触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感到迟疑不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光孝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