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子夜警歌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镂碗:精致的碗。
绿酒:碧绿的酒。
雕炉:雕刻装饰的香炉。
熏:熏染。
紫烟:紫色的烟雾。
谁知:又有谁知道。
苦寒调:艰苦寒冷的曲调。
共作:共同创作。
白雪弦:如白雪般高雅的琴声。
- 翻译
- 精美的碗中斟满绿色美酒,
雕刻的香炉里升腾出紫色烟雾。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子夜警歌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哲思。
"镂碗传绿酒"一句,以精致的工艺品—镂刻的碗来承装清澈的绿酒,显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节美好事物的赏识与享受。这里的“绿酒”不仅是饮料,也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雕炉熏紫烟"则描绘了一幅室内温暖而又有些许奢华的画面,雕刻精美的炉中升腾着紫色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隐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谁知苦寒调"一句,则转换了情境,从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突然转向外界的严寒与孤独。这里“苦寒”两字,既表达了物理上的低温,也暗示着心灵上的凛冽和寂寞。而“调”则是音乐之意,可能是指诗人在寒冷中所弹奏的琴曲,或是内心的情感波动。
"共作白雪弦"这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意境。这里的“白雪”象征着纯洁和清冷,而“弦”则是指琴弦。这两者结合,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音乐,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在情感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离行在别胡舍人
几年南亩把锄犁,尺一呼来上玉墀。
未有涓尘答明主,只思耕钓乐清时。
着鞭不惯朝骑马,击钵犹能夜读诗。
回想都城春色里,看公谈笑定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