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讲庄子道侣》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寄茅山讲庄子道侣》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不用烧兰望玉京,人间无事不曾经”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个人经历的丰富体验。首句“不用烧兰望玉京”,以“烧兰”象征内心的修炼与追求,而“玉京”则代表了道教中的仙境或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借助外在的仪式或物质的追求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因为人间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接下来的“人间无事不曾经”,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各种经历的接纳和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阐述——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是成长与领悟的一部分。
“大椿枯后新为记”,这里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大椿是传说中寿命极长的树,常用来比喻长寿或长久的事物。诗人在此处借大椿枯萎后新生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也应看到新生的可能性,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从许人间小兆听”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倾听和分享人间琐事的态度,无论是大椿的生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值得被关注和思考。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希望与他人分享这种感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家哲学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也是对读者进行的一次精神启发,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