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宽昔带经,近与田舍依。
夕阳刚下岭,牛背驮人归。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几希(jī xī)的意思:希望微乎其微。
界画(jiè huà)的意思:指用墨绘画山水图案,将画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水,另一部分是人物、花鸟等。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桑叶(sāng yè)的意思:指虚假的遮掩,掩盖真相。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田舍(tián shè)的意思:指山野间的农舍,比喻贫穷、简朴的生活环境。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刚(yáng gāng)的意思:指男子气概、刚强有力的特质。
吟哦(yín é)的意思:指吟咏、歌唱的声音悠扬动听。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这首清代朱珔的《山中杂诗(其三)》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儿宽昔带经”暗示了主人公儿宽年轻时带着儒家经典,可能是个有学问的农夫。接下来,“近与田舍依”表达了他与乡村生活的紧密联系。诗人感叹“吁嗟巾阛子,弄墨争几希”,对那些专注于书法艺术的乡间士人发出感慨,认为他们对农事的参与少之又少。
诗人自述“我本识字农,喜课桑叶肥”,表明他本人热爱农业,乐于教导村民提高桑树管理,这体现了他的朴实和责任感。行文中,“间间历阡陌,界画如僧衣”运用比喻,形容他在田间劳作时的专注和规律,仿佛僧侣的修行生活。
“吟哦适其天,白鸟时自飞”描绘出诗人劳作之余,以诗歌自娱,享受自然的宁静,与鸟儿共处的和谐画面。最后一句“夕阳刚下岭,牛背驮人归”则以傍晚归家的场景收尾,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恬淡与温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情怀。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
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欧阳、赵、陈皆我有,岂谓夫子驾复迂。
尔来又见三黜柳,共此煖热餐毡苏。
酒肴酸薄红粉暗,祇有颍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
何时归帆溯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