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掩柴荆,耽吟梦未成。
一砚磨人老,孤镫达曙清。
这首清代诗人陈庭学的《春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首句“春夜掩柴荆”展现了诗人独自在春夜时分关闭柴门,沉浸在创作的氛围中。"耽吟梦未成"则暗示了诗人专注于诗歌创作,连梦境都未能完全成形。
接下来的两句“窗风生暗籁,檐雨乱疏更”,通过窗外微风带来的隐约声响和屋檐上疏落的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晚气氛。"一砚磨人老"进一步刻画了诗人长时间研磨墨砚,专心致志的形象,仿佛岁月也在笔尖流逝。
尾联“孤镫达曙清,城开南岭霁”描绘了诗人直到天明还在灯下苦读,城市的南岭在雨后放晴,远处的江面烟雾缭绕,景色清新。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专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
东船少年破衣不掩胫,秋风肃肃皮肉冷。
昨者蒲博胜十钱,从朝欢呼迫至暝。
西船老翁紫衣何赫奕,七十悬车二千石。
少儿恩请未授官,日日抚髀长太息。
人生悲喜宁有穷,老翁冉冉向下舂,但令少年作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