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叔易就晁以道求长松》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陈 叔 易 就 晁 以 道 求 长 松 宋 /张 表 臣 暂 隐 嵩 高 六 六 峰 ,未 乘 云 气 御 飞 龙 。自 餐 白 石 求 黄 石 ,更 采 长 松 寄 赤 松 。
- 翻译
- 暂时隐藏在嵩山的六十六座高峰之中
还未借助云雾驾驭飞龙腾空
- 注释
- 暂隐:暂时隐藏。
嵩高:嵩山。
六六峰:嵩山的六十六座山峰。
乘:乘坐。
云气:云雾。
御:驾驭。
飞龙:神话中的神龙。
自餐:自己食用。
白石:白色的石头,可能指玉石。
求:寻求。
黄石:黄石公,传说中的仙人。
采:采摘。
长松:高大的松树。
寄:寄托。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表臣所作,名为《和陈叔易就晁以道求长松》。通过这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与向往,以及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决心。
首句“暂隐嵩高六六峰”描绘了诗人暂时隐藏在连绵不断的嵩山之中,六六峰可能象征着道家的修炼层次或是自然界的神秘和奥妙。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以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未乘云气御飞龙”表明诗人尚未达到能够驾驭云气、乘坐祥云之龙,象征着他对更高层次修为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云气”和“飞龙”都充满了道家修炼成仙的意象。
第三句“自餐白石求黄石”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白石”和“黄石”可能分别代表纯洁和智慧,诗人愿意放弃寻常食物而选择吃这些象征意义的石头,以此来净化心灵、增进智慧。
最后一句“更采长松寄赤松”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一追求。这里的“长松”代表着岁月悠久和坚贞不屈,而“赤松”则可能象征着生命力与热情。诗人希望能够像长寿的松树一样,保持其精神状态,并将这种精神寄托于远方的赤松之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