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五》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

时时更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神都(shén dōu)的意思:指某个地方非常繁华、热闹,人们生活富裕,文化底蕴深厚。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翻译
在静谧的书斋中品味深奥的道理,如同享受美味的佳肴。
洛阳的烟雾和嵩山的云气弥漫在整个神都之中。
注释
隐几:坐在几案后,表示闲适或隐居生活。
铃斋:有铃声的书斋,可能指清静的学习环境。
道腴:深奥的道理,富含哲理的内容。
洛烟嵩霭:洛阳和嵩山的烟霞,形容景色优美。
神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洛阳。
书生咏:读书人的吟咏,表达诗文创作。
随何:汉代学者随何,此处借指有学问的人。
腐儒:自谦之词,意为老朽的儒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雅致。

"隐几铃斋咀道腴"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书房里品味古籍,沉醉于其中的景象。"洛烟嵩霭遍神都"则通过对洛阳山川烟霞变化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心中所建构的理想世界,这里的“神都”暗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

"时时更作书生咏"表明诗人对于古籍的酷爱,每当有感时便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悟和赞美之词。"方信随何一腐儒"则表现出诗人对传统学问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谨慎的态度,认为自己尚未达到某位古代学者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描写,以及对古籍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知识的尊重。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柬马师山·其三

已放天风扫草庐,高虚偏称道人居。

莫言天马民贫甚,豆粥藜羹有底无。

(0)

登壶山宿灵云僧舍纪怀·其二

翠壁藤萝锁石门,此中又是一乾坤。

扶筇俯拾天边月,举手閒招海上云。

小院松寒僧自老,野田稻晚鹿成群。

仙源此去争多少,碧水桃花更有村。

(0)

和韵奉招方岩兼呈马师山

移了新亭结了桥,閒中日月此中消。

天晴海畔峰峦出,雨足墙阴薜荔骄。

石掌横撑当酒案,松枝低亚任诗瓢。

方岩野客能相访,预报山灵折简招。

(0)

西方成迹为王通府题

宇宙皆吾分,物情便苟安。

丈夫当许国,王事敢辞艰。

凿地开新险,成堤障倒澜。

惟应西郡乘,千载不能删。

(0)

扁舟溯木兰宿西冲僧舍同马师山和顾颐斋韵·其二

坐爱山中静,庭柯永日移。

婆娑游客影,消息野云知。

释子何年往,溪光入画奇。

题诗镵绝壁,应作后游期。

(0)

题姚同年在明虚谷别号卷

尘纷不可到,白日悄沈沈。

自尔发灵籁,何曾闻足音。

静探无极蕴,妙契圣人心。

欲问潜虚子,云关一许寻。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