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君合请,短剑我羞看。
砍向醉中别,天寒酒已阑。
这首诗《留别梁非馨》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江花频入梦”,以江边盛开的花朵象征离别时的景象,花开花落,如同时光流转,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心中常怀对往日相聚时光的怀念,梦境中总能见到那熟悉的江畔之花,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之情。
“心在岭云端”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心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岭,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心中的思念如云雾般缭绕不散。
“但忆归去好,要知行路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对旅途艰辛的清醒认识。归途虽艰难,但心中对家的向往却始终不减,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又执着的情感状态。
“长缨君合请,短剑我羞看”两句,通过“长缨”和“短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友情与自我反省。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伸出援手,而自己则因内心的愧疚与不安,不敢正视自己的行为,流露出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的矛盾。
“砍向醉中别,天寒酒已阑”结尾两句,以饮酒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寒冷的夜晚,借酒浇愁,最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砍向”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割舍与对未来的无奈接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内心情感、人际关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离合的复杂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掉扇回腰,摔巾驻盼,今朝未信重逢。
如何瘦影,依然玉样玲珑。香一缕,画屏东。
正蔷薇、斜亚初红。漫惊意外,须知眼底,都在心中。
谁堪弱絮孤蓬。仍向江湖浪里,泊雨飘风。
汝愁弦涩,我怜琴旨都慵。衫半弛,髻低笼。
且同消、酒酽茶浓。商量去住,梧边残照,催近帘栊。
桃叶无家,杨花同命,一十六春如梦。
汉碧纱棂烟藓满,抹上秋痕无缝。
当年横烛倚箫,咽露凄声,能教抱柳纤蝉恐。
不信弱兰风悴,韶华虚哄。
须为俪燕逑莺,闹红劫苦,玉天行复骖凤。
悔如许、窄衫小鬓,竟迟误、珍珠恩宠。
漫魂望、家山一恸。断芜千里斜阳送。
叹阿母将归,谁携麦饭清明垄。
蓟柳吹云,潞帆剪月,归装直忍匆匆。
一领青衫,凄凉一路西风。
蒋山斜日摇鞭影,踏残芜、马足都慵。
梦吴中,枫角蝉窗,荻背渔筒。
登高回望金陵道,有城岚天远,湖气烟重。
古驿荒灯,隔波照惯萍踪。
一行晚雁琴台去,问飘零、多少英雄。
听孤松,翻起晴涛,搅乱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