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屦惟何甚,乘车未遽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章(biàn zhāng)的意思:指便条、书信等简短的文字。
乘车(chéng chē)的意思:乘坐交通工具旅行或出行。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见少(jiàn shǎo)的意思:指见识少,经验不足。
军旅(jūn lǚ)的意思:军队出征,战士奔赴战场的事情。
戎装(róng zhuāng)的意思:指身着军装,准备战斗的状态。
儒服(rú fú)的意思:指遵循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先见(xiān jiàn)的意思:预见未来,具有预知能力。
章甫(zhāng fǔ)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鉴赏
这首诗《被甲》是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对比儒服与戎装的不同,以及对生死、行为选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道德抉择的深刻洞察。
首句“儒服便章甫,戎装乍铁衣”,以“章甫”代指儒服,以“铁衣”象征戎装,形象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风格。儒者着章甫,文雅而庄重;战士披铁衣,刚毅且勇猛。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不同身份的外在特征,也暗示了各自内蕴的精神气质。
接着,“几曾生共乐,犹有死同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一个问题:人们是否真正能够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然而,即便是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人们是否又能做到在面对生死时,依然能够携手同行,共同面对?这里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关系以及生死观的深刻反思。
“著屦惟何甚,乘车未遽非”,这两句则转向对行为选择的探讨。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人们往往需要做出决定,选择合适的行动方式。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哪种行为更为恰当?是穿着便于行走的鞋子(屦),还是乘坐车辆(车)?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考量。
最后,“愧酬军旅问,先见少知几”,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充分理解军旅生活及其意义的愧疚之情。他意识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可能过于肤浅,甚至存在盲点。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经验以及人生智慧的谦逊追求。
综上所述,《被甲》一诗通过对服饰、生死、行为选择以及个人认知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道德抉择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自身角色定位的思考,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性、道德和哲学议题,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漉篇
独漉独漉,悲歌当哭。梁柱有刀,车轮无轴。
儿哑哑,绕父足。杀父者谁?父之族。
儿不敢仇,仇尔叔。舂我黄粱,哺我菽。
儿下有儿,儿可赎。摩挲室中刀,仇来剚尔腹。
报父下泉,亦何复有妇。
有妇从之游,不为黄鹄生,独宿冢上连理枝。
左拂扶桑右若木,日月缭绕之,昼夜代明烛,独漉之歌,悲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