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三千里,儿骄女又痴。
旧幌教凉住,空箱傍夜移。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晋中得亡妾信志感》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亡妾深深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我更三千里",诗人远在他乡,距离亡妾所在之地遥远,传达出他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深,跨越千山万水也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儿骄女又痴",暗示家中儿女对母亲的记忆犹新,但无知无觉,无法理解父亲此刻的悲痛,增添了诗人孤独与哀伤的氛围。
"最怜垂命别",诗人回忆亡妾临终时的情景,倍感凄凉,对她的离世充满怜悯。"谁作有情悲",无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哀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苦无依。"旧幌教凉住,空箱傍夜移",这两句描绘了家中冷清的景象,旧日的生活痕迹让诗人更加怀念亡妾。
最后两句"戢身无寸土,西阁已先辞",诗人寓言自己如同无处安身的浮萍,连亡妾生前居住的西阁也仿佛先一步离他而去,表达了对亡妾永久的怀念和失去家园般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生活细节勾勒出诗人对亡妾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明代理性与深情并存的诗风。
刚强柔弱,善恶分明,天地报应不同。
滥浊荣家,贞烈志德长贫。
清净无为妙道,被愚徒、返谤邪门。
怎理会,见修真上士,有若雠人。
高道猜为贼盗,把凶顽小辈,却做贤人。
马饰衣襟,具礼晓甚卑尊。
大家学些打懂,也胡来、讲甚人偷。
抹截了,换云袍簪髻,搭个头巾。
元初一性,甚处安排。
虚无恍惚中来。
受*成形,父精母血凝胚。
迤逦胎完降诞,未成能、长大情乖。
自作坏,向途中役役,慢惹尘埃。
虚使一生颠倒,昧天然至宝,万古沉埋。
若悟生前,通玄鼎裂心开。
混日凝阳纯秀,聚五方,霞彩曛回。
玉辰显,便忘形遗照,直御瑶台。
公邻烟水,我弊嵩峰。
天涯杳隔难通。
悟理非遥,目前不二清风。
宝月孤高洞鉴,印千潭、普照玄洞。
无彼我,混华元仙景,一体真空。
如此知心志友,更何须贡马,驿路尘红。
念某形疲,不须远远相躬。
稽首同流勿罪,施宽慈、意莫忡悦。
开青眼,用神光体入,不动之宗。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定自神和,迸玄珠、出离坎位。
殷红璨璨,仿佛入离宫,通上下,照十方,摄境归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