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锄耰(chú yōu)的意思:锄耰是一个古代农具,用于耕作。成语“锄耰”比喻辛勤劳动,努力耕耘。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樵歌(qiáo gē)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唱歌,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保持乐观心态,用歌声激励自己。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生遂(shēng suì)的意思:指人生得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试听(shì tīng)的意思:试听指的是在听取音乐、广播、录音等之前先试听一下,以确定是否满意或合适。
殊质(shū zhì)的意思:形容品质、性格等方面与众不同、与常人有所区别。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毋庸(wú yōng)的意思:没有必要,不需要
无象(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没有模样。形容事物没有明确的形状或形态。
休明(xiū míng)的意思:停止照明,灭掉灯火。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舆人(yú rén)的意思:指公众的舆论或言论。
质俚(zhì lǐ)的意思:指言语简单直接,不加修饰,表达真实情感或真实意思。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 翻译
- 倾听百姓们的歌唱,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太平。
让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生活,没有虚名假象。
边疆安宁,万里农田由农夫们默默耕耘。
无需再颂扬吉祥的星宿聚会,也不必期待河水清澈的吉兆。
尧这样的圣君,不会只看重智识和名声。
农夫的歌声虽然质朴粗犷,却不足以赞美光明的时代。
- 注释
- 舆人:百姓。
诵:歌唱。
如何:怎样。
是:是。
太平:真正的太平。
有生:每个人。
遂:随。
其性:自己的性情。
无象:没有虚名。
刁斗:古代军中的铜器,夜里用来报时。
三边:泛指边疆。
静:安宁。
锄耰:农具。
万里耕:万里农田耕作。
奎聚:古人认为奎星聚会是吉祥之兆。
河清:河水清澈,象征政治清明。
尧:古代贤君。
知识:智识。
文:美德。
色声:外在的名声。
樵歌:樵夫的歌。
殊质俚:质朴粗犷。
未足:不足以。
赞:赞美。
休明:光明的时代。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状态的深刻理解。开篇“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透露出诗人在探寻什么是真正的太平状态,通过民众的歌唱来体现社会的安宁与祥和。
接下来的“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表明了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每个人都能够顺应自己的本性发展,而不需要外在的标签或名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对人性自由发展的一种赞美。
“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则描绘了一幅边疆安宁、农业繁荣的画面,其中“刁斗”指的是军事冲突的消失,“锄耱”则象征着农民的勤劳与土地的丰饶。
诗人随后写道:“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中,人们不再需要通过歌颂来彰显国家的繁华,也不必去赞美那些已经清澈明了的河流。这暗示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无需过多修饰。
“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则是对古圣先贤尧舜时代的智慧与文化的赞誉,表明那种纯粹的智慧和文化不是通过外在的华丽装饰来体现的,而是内涵深厚。
最后,“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显示了诗人对于那些普通民众的歌谣虽然质朴,但却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那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清明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强调了内在价值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俗除夕门设纸虎祭以鸭焚之谓可厌煞余名之曰焚虎元夕女子偷折人家花枝谓异日可得佳婿余名之曰窃花往时在京师作梦树堂花二诗谓事极韵且可举以为偶也今兹将毋同因赋四绝句
梦树堂花忆昔时,又因韵事赋新诗。
怜他自爱倾城色,暗祝灯前几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