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她害怕外界的知晓,选择独自封闭在闺房之中,似乎在逃避什么,又或许是在等待什么。诗中通过“幽人”和“深闺”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孤寂的氛围。
“畏人知”三字直接点出了女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她担心自己的生活被外界窥探,可能是因为某种秘密,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对外界的防御,更深层地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自我保护机制。
“深闺独闭时”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状态。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她独自一人,与外界隔绝,这种孤独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她可能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或者是某种改变的到来,但这种等待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她的内心更加焦虑和不安。
最后两句“莫令秋月入,照见妾空帷”,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担忧。她害怕秋月的光芒穿透窗帘,映照出她空荡荡的床帷,这不仅是对孤独的直接描绘,也是对未来的悲观预想。她担心自己会像那空帷一样,被外界所忽视,孤独终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蓦山溪.送春
寂寥帘幕,恻恻馀寒浅。
又是落花时,风紧处、飘来千片。
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只恐离人见。
啼红惨碧,恼乱莺和燕。
日永却如年,乍起也、双眸还倦。
销魂此际,无计网春晖,题锦字,倒芳樽,聊把行旌饯。
望湘人.染指
觑纤长指爪,未褪嫣痕,女儿花又开遍。
懒理金针,慵抽彩笔,爱傍芳丛频捡。
小摘繁英,细删攒蒂,轻研霞片。
捲袖罗、蘸上春葱,仿佛珊瑚成串。多少深闺兰媛。
惯灯前月下,比评深浅。
认红豆初拈,几误鹦哥偷咽。金盆和露,玉纤流艳。
染了又重染。怪小婢、道是啼痕,一样凝成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