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越州·其二》
《忆越州·其二》全文
宋 / 张士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馀遗。

不知风月为主夷犹未必当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多奇(duō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多样化。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知风(zhī fēng)的意思:指对风向有所了解,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八百里(bā bǎi lǐ)的意思:指距离很远,数值很大。

注释
平湖:大型湖泊。
八百里:极言湖面广阔。
纵赏:尽情欣赏。
馀遗:遗漏,未尽。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
谁为主:归属何人所有。
夷犹:悠闲自在的样子。
未必:不一定。
当时:从前,指过去的时光。
翻译
广阔的平湖有八百里之大,你曾经尽情欣赏,没有遗漏任何美景。
如今却不知这风月景色属于何人,悠闲漫步可能已不如当时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情怀。开篇“平湖八百里多奇”,便是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越州的自然美景,既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映射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君曾纵赏无馀遗”则透露出诗人曾经在这里游历过,并且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每一处风光,没有任何遗漏。

然而,在“不知风月谁为主”这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风和月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在这里,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变得神秘而难以捉摸,让人怀疑它们究竟归属于谁的掌控之下。

最后,“夷犹未必如当时”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比较。"夷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物,而“未必如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者怀旧之情,暗示着即便是那些美好的记忆,也无法与当年相比。这既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一种深沉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越州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怀,以及他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士逊
朝代:宋

(964—1049)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卒谥文懿。
猜你喜欢

早入

紫薇浥露翠条深,捷捷灵乌振好音。

全似冰岩亭上坐,四屏烟霭奏春禽。

(0)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二

君家幽寂似山家,闻者其谁不见嗟。

闭户几多闲日月,扫园有限旧烟花。

书窗燕坐琴横石,吟径徐行杖卓沙。

壁有谢公题好句,国人方此识馀霞。

(0)

雨中送客观鱼阁

送客观鱼阁,山光水色中。

最怜秋惨澹,况复雨溟濛。

坐久觉衣薄,杯行到手空。

恨无佳句子,唤醒少陵翁。

(0)

嘲清德堂前紫薇花仍代答·其一

襞积仙裾耀紫霞,西清两月擅芳华。

托身尘土宁非误,何不西垣侍判花。

(0)

汲惠山泉烹日铸·其一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

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0)

在颍昌寄中立

萧条清颍一茅庐,魂梦长怀与子居。

五里桥西杨柳路,至今车马往来疏。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