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文登营》
《过文登营》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冉冉双幡渡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wéndēngyíng
míng / guāng

rǎnrǎnshuāngfānhǎi

xiǎoyānrénjiā

shuíjiāngchūnláicándié

yǒutiānfēngsòngduǎnqié

shuǐluòshàngcúnqíndàishí

cháoláijiànhànshíchá

yáozhībǎiguówēimángwài

wèigǎnwàngwēisuìhu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过文登营》,描绘了他行军途中所见的海边景象和历史沧桑感。首句“冉冉双幡渡海涯”形象地展现了旗帜飘扬过海的情景,暗示行军的艰辛与壮志。次句“晓烟低护野人家”描绘了清晨薄雾中乡村的宁静,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第三句“谁将春色来残堞”巧妙地借问春风为何吹到残破的城墙边,暗寓战后荒凉,只有春天的到来带来一丝生机。第四句“独有天风送短笳”则通过天风中的胡笳声,传达出军营的肃穆和边关的苍凉。

第五、六句“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借景抒怀,感叹岁月流转,历史遗迹犹在,而过往的英雄和船只已无迹可寻,寄寓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思。

最后两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偏远边疆,但心系国家安危,决心不负韶华,保家卫国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诗的雄浑,又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虎丘和范文正公韵

绿芜迷四野,空翠拥千岩。

风过鹤鸣树,云归龙在潭。

雨花翻宝座,积石护僧庵。

此地如容我,移家住水南。

(0)

追和唐询华亭十咏·其二柘湖

湖水绿于染,人家半水滨。

拿舟采山柘,举酒酹波神。

芦荻生新渚,潮沙长旧津。

夕阳渔笛起,愁杀未归人。

(0)

题画马

千金买骏骨,绝足来异域。

尺素写龙媒,元非按图索。

古人观马在天机,眼中不见黄与骊。

吾观画马亦相类,逸气横出骊黄外。

王君下笔殊可人,紫艳一洗凡马群。

朝幽暮越汗流血,肯受青络羁黄尘。

抚卷怀若人,此意知谁识。

泛驾固可奇,在德不在力。

(0)

吴山高题画

吴山高,吴水深,吴水住宅在山阴。

吴僧更爱山顶好,剔扫白云种瑶草。

吴山高,何迢迢,吴门日夜生春潮。

吴儿作船住船里,日日吴门弄潮水。

(0)

寄郭庵主

浮生忽忽叶辞柯,百岁光阴已半过。

尘外青山空怅望,鬓边白发转添多。

岁云暮矣能无感,君不归兮可奈何。

我与沙鸥盟已定,此回休更负烟波。

(0)

始祖酌献宫县无射宫大元之曲

惟酒既清,惟殽既馨。苾芬孝祀,在庙之庭。

羞于皇祖,来燕来宁。象功昭德,先祖是听。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