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文 登 营 明 /戚 继 光 冉 冉 双 幡 度 海 涯 ,晓 烟 低 护 野 人 家 。谁 将 春 色 来 残 堞 ,独 有 天 风 送 短 茄 。水 落 尚 存 秦 代 石 ,潮 来 不 见 汉 时 槎 。遥 知 百 国 微 茫 外 ,未 敢 忘 危 负 岁 华 。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过文登营》,描绘了他行军途中所见的海边景象和历史沧桑感。首句“冉冉双幡渡海涯”形象地展现了旗帜飘扬过海的情景,暗示行军的艰辛与壮志。次句“晓烟低护野人家”描绘了清晨薄雾中乡村的宁静,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第三句“谁将春色来残堞”巧妙地借问春风为何吹到残破的城墙边,暗寓战后荒凉,只有春天的到来带来一丝生机。第四句“独有天风送短笳”则通过天风中的胡笳声,传达出军营的肃穆和边关的苍凉。
第五、六句“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借景抒怀,感叹岁月流转,历史遗迹犹在,而过往的英雄和船只已无迹可寻,寄寓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思。
最后两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偏远边疆,但心系国家安危,决心不负韶华,保家卫国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诗的雄浑,又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画马
千金买骏骨,绝足来异域。
尺素写龙媒,元非按图索。
古人观马在天机,眼中不见黄与骊。
吾观画马亦相类,逸气横出骊黄外。
王君下笔殊可人,紫艳一洗凡马群。
朝幽暮越汗流血,肯受青络羁黄尘。
抚卷怀若人,此意知谁识。
泛驾固可奇,在德不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