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鲁胥平定,因之建普宁。
敢云识耆武,惟是藉苍灵。
新户迁来卫,名经转处听。
这首诗描绘了普宁寺的建立与变迁,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诗人以“厄鲁胥平定”开篇,暗示了普宁寺所在之地曾经历过的动荡与和平,随后点明普宁寺的建立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并借助天地之力(“苍灵”)稳固局势。接下来,“新户迁来卫”一句,展现了普宁寺作为防御与保护力量的角色,而“名经转处听”则强调了其在人们心中长久流传的名声与记忆。
“八年事已过”表明时间的流逝,但“赑屃永亭亭”则以赑屃(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于石碑底座)的形象,象征普宁寺虽历经岁月,却依然屹立不倒,保持着其庄严与神圣。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织,表达了对普宁寺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敬仰与赞美。
离骚之国几千里,十幅蒲帆顺风驶。
顺风犹须两月程,伊谁移来堕书几。
张君墨妙游戏尔,乱峰因君接天起。
苍然古木摧不死,君应曾隐茅屋底。
得非是间种兰芷,惨澹经营那及此。
松连阁上听秋声,读书眼花字如蚁。
玉立长身挟童子,披图置我平生喜。
忆昔诗家爱许浑,凌歊荒台寻旧址。
云何姑孰大江边,望湘潭云尺有咫。
我今识君意,总为诗料理。
云兮楚之云,水兮湘之水,回雁夕阳衔一苇。
山高见衡岳,江远会南纪。
君兮君兮可奈何,我诗敢劘屈贾垒。
平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刘荆州。
荆州已远不可见,裔孙今幸从吾游。
慨然议论吐肝胆,腰閒古剑鸣蛟虬。
酒酣醉墨出险怪,笔势惝恍令人愁。
世人争欲得一诺,黄金不用如山邱。
结交以义不以利,乐人之乐忧其忧。
自从管鲍死,此道今悠悠。
岂忆流落中,忽见古人俦。
古来贤哲士不达,饥寒不解为身谋。
纷纷眼底知音少,几向西风叹白头。